中村静雄眼睛眯成一道缝,心里乐开了花。
“我觉得这位先生说的非常有道理!自由竞争,价高者得!”
“你……”杜雪柔右手拳头攥的紧紧的,恨得咬牙切齿,她想命人把陈阳打得半死,但一想到上次弟弟杜松的事,杜家现在被无数眼睛盯着,都在抓他们的把柄,她现在只能低调。
杜雪柔虽然听说过陈阳鉴宝的事迹,但她现在怀疑陈阳是故意设圈套,狠狠的坑自己一把,自己绝不能上当。
“中村,那你就卖给他好了!我们以后的合作就作废了!陈阳,你最好以后别放在我手里!走着瞧!”
杜雪柔怒气冲冲的带着众人离开了。
临走前,杜松恶狠狠的瞪着陈阳,恨不得喝其血,食其肉。
“这位先生,希望我们的合作愉快!”
中村丝毫不在意,笑眯眯的望着陈阳。
陈阳笑道:“那当然!以后只要你有任何好东西,都直接来找我!你被她骗了,你那些金子要是卖给我,我保证每个价格比她高出三成!”
“啊——”中村瞪大了眼睛,顿时目露凶光,对杜雪柔恨得咬牙切齿。
他又转成一副和善的样子。
“那我们的交易,能开始了吗?”
陈阳给中村转了账,中村喜出望外的离去。
陈阳驾着车,快速的回到古董店。他让吴浩文拿过硝酸溶液,亲自洗涤清理,那只金印露出真面目。
只见该方印边长2.3厘米,印台高约0.9厘米,台上附蛇形钮,整块方印高约2.2厘米,通体采用黄金制作而成。
印底上阴刻着五个一篆字:“汉委奴国王”。
吴浩文和白静怡目瞪口呆:“这是东汉光武帝赐给日本的金印?”
陈阳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东汉初,东洋列岛上的部族社会正处于向国家过渡的时期,许多部落结盟形成大大小小的数百国家,其中一个较大的部落国王借助汉朝的权威取得了凌驾于其它部落国王之上的地位,便遣使觐见汉皇帝,汉光武帝刘秀嘉许他们的恭敬,便授予金印,赐名为“倭”。
根据《后汉书·东夷列传》记载:“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光武赐以印绶。”
这并没有任何侮辱的意思,在当时,“倭”是矮小的意思,意为日本人身材矮小。又有“山下有人”的意思。日本人也乐于接受这一称呼。
古代的“委”与“倭”是通假字,而最初的岛国人被叫做“倭人”;日本国也被称之为“倭国”。
另据我国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中对“倭”解释为:“顺从,从人委声”,日本室町时代的古典学者一条兼良在其《日本书纪纂疏》中对此也予以了认可。
而因为我国自古以来国力强盛,文化发达,以天朝上国自居,对周边各民族和小国异常的鄙夷,这个“倭”字,就渐渐衍生出了鄙视之意。
而随着移居日本的汉民越来越多,日本人也渐渐了解了“倭”的含义,此后数百年,日本人一直想改国名。
中原各王朝的帝王都不允许,到武则天时,终于同意他们改为“日本”。
吴浩文震惊的道:“陈阳,这可是国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