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 都市 > 王妃打架爷递刀,王爷骂人她叫嚣 > 第361章 皇上在朝堂上,龙颜大怒

第361章 皇上在朝堂上,龙颜大怒(1 / 2)

鲜卑族人,不但没有杀害福公公,反而派遣专人一路护送他安全返回京城。

一开始,这对于福公公来说,简直是一场噩梦般的经历。

因为他从未想过,在盛王朝的都城,自己会被本国人忽视,而得到鲜卑族人的庇护并被护送回家。

起初,福公公内心充满了恐惧和不安。

毕竟,在盛王朝百姓的普遍认知中,鲜卑族人绝非善类,他们被描绘成一个个凶残的杀人恶魔。

当福公公在第一天被抓到时,他就深切地感受到了鲜卑族人的勇猛和残暴。

这些所谓的“鲜卑蛮子”,在他眼中是如此冷血,对生命毫不珍视。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

自那一天之后,

鲜卑族人再也没有为难福公公。

相反,他们对他关怀备至,不仅提供了美味佳肴和舒适的住所,

还特意为他请来了最好的郎中诊治。

这一系列举动让福公公惊愕不已,他开始怀疑鲜卑族的可汗是否真的有意与朝廷进行和谈。

在漫长的归途中,福公公始终心存疑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与鲜卑族人建立起了一种特殊的关系。

他发现这些原本被视为野蛮人的鲜卑族人,其实也有着善良和友好的一面。

一路上,只要有什么好吃好喝的,福公公都会毫不犹豫地与他们一同分享,这种互动让彼此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福公公在皇宫里可谓是深谙阿谀奉承之道,他将这一套技巧运用得炉火纯青、登峰造极。

这次带领鲜卑族将士前往京城,他更是将其发挥到了极致。

一路上,福公公巧妙地安排行程,既没有耽误正事,又让大家尽情享受了旅途中的乐趣。

他带着鲜卑族将士们品尝各地的美食佳肴,

领略不同的风土人情,

每到一处都能找到当地最具特色的娱乐活动,

让大家玩得不亦乐乎。

福公公不仅善于迎合鲜卑族将士们的喜好,还能恰到好处地调节气氛,让整个队伍始终保持着欢快愉悦的氛围。

他的能言善道和幽默风趣,使得大家都对他心悦诚服,

对这次进京之旅充满期待。

就这样,福公公带着鲜卑族将士们一路吃喝玩乐,不知不觉间就抵达了京城。

此时此刻,太和殿内,原本应该庄严肃穆的朝堂之上,却如同菜市场一般喧闹嘈杂。

大臣们分成两派,

各执一词,争吵不休。

这一切的起因,便是福公公领着鲜卑族的使臣进入了盛王朝的皇宫。

新皇独孤浩对这位来自异域的使者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亲自接见并设宴款待。

然而,这一举动却在朝堂上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一派大臣认为,鲜卑族在连续攻占盛王朝多座城池后,突然提出停战议和,必定是他们在战争中遭遇了重大挫折,难以继续推进对盛王朝都城的进攻。

因此,现在正是与鲜卑族和谈的好时机,可以避免更多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而另一派大臣则坚决主张应刚到底,他们认为鲜卑族的停战请求不过是缓兵之计,目的是为了争取时间重新整顿军队,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必将卷土重来。

而且,如今盛王朝的定海神针——九王爷,正率军驻守在临淄城,鲜卑蛮子对他心存畏惧。

毕竟,在辽西郡,九王爷曾经率领着他那支强大的军队,以雷霆万钧之势将鲜卑蛮子打得屁滚尿流、狼狈不堪,最终只能灰溜溜地逃回他们的老巢。

所以,这一次九王爷必定也能够再次展现他的神威,将那些可恶的鲜卑族人彻底驱逐出盛王朝的领土。

在这样的形势下,根本没有必要进行和谈。

凭什么要和谈呢?

他们盛王朝可是有九王爷这样的绝世名将啊!

有他在,还怕什么鲜卑蛮子呢?

然而,朝堂之上却总有那么一些可恶的蛀虫,这些人之前都是三皇子党派的成员。

如今,三皇子在激烈的皇位争斗中终于如愿以偿地坐上了那个令人垂涎三尺的位置,

这些人便一个个开始得意忘形、飞扬跋扈起来,

仿佛他们自己也跟着鸡犬升天了一般,那屁股都快翘到天上去了。

现在既然已经取得了胜利,这些人自然就会以三皇子的想法为重中之重,拼命地拍他的马屁,好让自己在朝堂上能够站稳脚跟。

就在这个时候,

就在众人沉默之际,右相突然毫无征兆地站了出来。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太和殿内回荡,仿佛带着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

“启禀皇上!”

右相高声说道,“老臣认为,此时与鲜卑进行和谈乃是明智之举。”

他的话语引起了一片哗然。

但右相并未因此而停顿,继续说道:“如此一来,我们不仅可以不费一兵一卒便收复那些失陷的城池,更能让我朝百姓免受战乱之苦。只要鲜卑人所提条件不过分,这对我们来说,岂不是一件皆大欢喜之事?”

“况且,鲜卑可汗刚刚登基,皇上您亦是初登大宝,说不定双方还能因此建立起特殊的情谊。这不仅是两国交好的开端,更是奠定百年和平的契机啊!”

“.......”

他的这番话,让太和殿内的气氛变得有些微妙起来。

不少大臣开始交头接耳,似乎对右相的提议颇感兴趣。

右相:“老臣以为,这是一个极好的兆头。”

“如今登基大典在即,若能顺利与鲜卑达成和议,必是顺心顺意,天佑我盛王朝啊!”

话音未落,礼部尚书紧接着高声附和道:“臣附议,主张和谈!”

刑部侍郎也随即站出来,朗声道:“微臣附议!”

“微臣附议!”

“......”

一时间,太和殿内跪倒了黑压压的一片人头,此起彼伏的“微臣附议”之声,在殿内回响。

很显然,此时此刻,大半的大臣都已经倾向于支持新皇独孤浩与鲜卑进行和谈了。

他们认为,和谈可以避免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损失,同时也能为国家争取一些时间来恢复实力。

然而,在这一片附和声中,却有那么几个世代忠臣,依旧坚定地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不忘初心,忠于盛王朝。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际,御史台御史大夫站了出来。

他身材高大,面色凝重,一身官服显得庄严肃穆。

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虽然开口不疾不徐,但每一个字都像重锤一样敲在人们的心上:

“陛下,老臣认为此举不妥,老臣坚决反对和谈。”

“......”

他的话语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朝堂的喧嚣,让所有人都为之一震。

御史大夫接着说道:“现今我朝实力已然足以改变当前局势,断无和谈之理。”

“我朝军队历经多年征战,英勇无畏,屡立战功。如今若与鲜卑蛮子和谈,岂不是对我朝将士们的一种侮辱?”

“那些浴血奋战、壮烈牺牲的将士们,他们的鲜血岂能白流?”

“他们的英灵又怎能安息?”

“.....”

说到这里,御史大夫的情绪有些激动,他的声音略微提高了一些:“若如此行事,陛下日后又有何颜面去面对独孤家的历代祖先?”

“陛下身为一国之君,应当以国家利益为重,以祖宗基业为念,怎能轻易妥协?”

“......”

说完,御史大夫双膝跪地,将头死死地埋着,仿佛要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他的决心和坚定。

整个朝堂一片肃穆,众人都被御史大夫的言辞所震撼,一时间竟无人敢出声反驳。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三公之一的独孤太尉公,如同一座沉稳的山岳一般,从队伍中缓缓地走了出来。

他的每一步都显得有些沉重,仿佛背负着整个天下的重量。

彼时的刑太尉公,早已年过半百,岁月在他的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他的步伐不再稳健,需要有人在一旁搀扶才能勉强前行。

然而,尽管身体已不再年轻,他的目光却依旧锐利,透露出一种历经沧桑的睿智。

这一切,都源于先皇的突然驾崩。

新皇的登基,本就名不正言不顺,使得局势动荡不安。

而如今,整个皇室宗族中,就只剩下三皇子独孤浩这么一个胜利者,他才是先皇的血脉,是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

其他宗族的成员,无论实力如何,都没有资格登上那至高无上的宝座。

为了稳定局势,三皇子独孤浩不惜三顾茅庐,亲自去恳请已经隐退的太尉公出山。

他深知太尉公在朝廷中的威望和影响力,若能得到他的支持,必定能如虎添翼。

然而,独孤浩无论如何也想不到,

他特意请来坐镇的三公之一太尉公,竟然会成为他最大的绊脚石。

要知道,对于太尉公来说,能够登上朝堂,站在那里,本身就是一件极其艰难的事情。

当太尉公准备出列时,旁边的官员见状,连忙伸出手想要扶他一把,

却被太尉公毅然决然地摇头拒绝了:“不必了,老夫还能行!”

“......”

就在这一刹那,原本嘈杂喧闹如同菜市场一般的朝堂,突然间变得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集中到了太尉公的身上。

只见太尉公缓缓地走出队列,每一步都显得异常艰难,仿佛他的身体已经不再听从他的使唤。

但他依然咬紧牙关,强忍着身体的不适,一步一步地朝着正前方的位置挪动。

终于,太尉公来到了正前方,他的双腿微微颤抖着,随时都可能支撑不住身体而摔倒。

然而,他并没有停下脚步,

而是艰难地稳住身体,慢慢地跪了下来。

皇上见到这一幕,心中不禁一紧,连忙开口说道:“太尉公快快请起,免礼!”

“朕之前就已经说过,太尉公年事已高,免去所有礼节,在朝堂之上也无需下跪。”

“.....”

皇上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太尉公的关切和敬重。

然而,尽管皇上已经免去了太尉公的行礼,

可太尉公却并未起身。

他依旧坚持着,拖着那副年迈的身躯,规规矩矩、认认真真地行了一个大礼。

只见太尉公双膝跪地,双手伏地,额头紧贴着地面,行了一个标准的叩拜大礼。

起身后,太尉公挺直了腰板,一脸严肃地看着皇上,

缓声道:“皇上,老臣附议,不可谈和!”

“.....”

他的声音虽然有些苍老,但却充满了坚定和决绝。

接着,太尉公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独孤家的江山是无数将士用鲜血筑起来的盛世,绝无可能谈和!”

最新小说: 争争不息1987-1999 财迷小主播,全网追着叫大哥 绝美稀雌娇又软,四个兽夫强制爱 王妃打架爷递刀,王爷骂人她叫嚣 穿越七零养福宝,最野军少猛追妻 综影视之拜托我只是个辅助 银发后重归八零,成了科研大佬心尖宠 恶雌娇又软,疯批兽夫们假戏真做 穿成农家长姐,开局养全家 夹缝偷欢?兄弟修罗场她翻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