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请把心寄存在噶曲扎 午休后明琮帮着粗……
午休后明琮帮着粗剪视频, 程荀则照着一个个镜头写好了文案。
俩人就坐在学校围墙处,主要这靠近办公楼,有wifi。
加上路边正好有一棵树,挡掉了刺眼的光线。
边晒太阳边一起忙活, 再时不时擡头看彼此一眼, 也觉得不累了。
“我好啦,还有什么我能干的吗?”明琮将电脑递交给程荀, 他能做的其实也不对, 就按照程荀给的时间线将视频拼在一起, 减去一些说话间冗杂的气口、暂停。
程荀要继续给视频配文案,已经根据场景和文字增加一些转场和特效:“等会你来配个音?”
她还挺喜欢明琮慢悠悠说话的那个劲,和噶曲扎以及这个视频很合适。
明琮点点头, 也没回去休息, 就坐在程荀旁边看她剪视频。
五分钟后从学校搬了张桌子来。
十分钟后从学校倒了杯热水放桌上。
十五分钟后又从宿舍抱了一整个书包的零食来,铺满桌子空袭。
“你这是把买的零食全带出来了?我这是工作还是野餐呀?”程荀感觉自己被零食山包围,看着明琮思考还需要带什么出来的表情, 笑得上气不接下气。
被她打趣, 明琮理直气壮回答:“你是大功臣当然要保证你吃好喝好t啦!我也帮不上技术活的忙, 只能来做好后勤啦。”
程荀不想他再跑前跑后,拉着他坐下:“你不是有创业想法了吗,你就坐我旁边写计划书吧,互相监督谁也不许偷懒啊。”
中午回小饭堂的路上,明琮简单和程荀介绍了自己的初步想法。
作为家乡在森央仲,又曾在噶曲扎支教的程荀, 越听越觉得有意义:“既可以带动噶曲扎的经济,还能够帮助学生们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
她知道,在这些地区, 还是有很多藏族人不会说汉语、也没上过学,对于科技的发展还停留在很早以前的无线电视。
噶曲扎其实很适合旅居、徒步,但囿于没有宣传平台,哪怕知道也是从网上订旅游团,最后能到村民手上的分成不多。
而如果能直接构建一个村民-互联网-游客的平台,直接向村民订民宿或者向导,能给这里带来更大的利润。
而承接旅游项目,噶曲扎也还需要改善基础设施,建立多个住宿点,同时在网络平台多宣传推广。
除了旅游外,还可以推动当地特色产品的售卖,牛肉干、首饰手串,噶曲扎都有自己的特色。
这些也会带来更多的交流,学生们也有机会使用各种数字产品,能够从网络上学习课程。
这也是才让班觉希望看到的。
节目组正在做的,就是宣传。
而明琮想做的,是包装产品并且售卖。
程荀还期待这个项目落地后带来的改变,催着明琮别犯懒赶紧写计划书。明琮这才不紧不慢又搬了条凳子,坐在程荀对面磨磨蹭蹭地敲电脑。
两个人没有放歌也没有说话,就这样坐了一下午。
明琮凡事不拖到最后一刻,是不会动笔的。
如果不是程荀催促,他估计会在节目结束后回家躺几天才开始整理。
除了一件事:
后天的告白信。
明琮从前几天决定后,就开始写了,只是中间更改过了太多稿,每一次写完后总觉得不满意。
终于临近上山,晚上吃完饭程荀回房间继续剪视频,明琮则躺在床上用手机敲打着这封告白信,写五十个字又删一百个字。
最后剩下的,又只有开头的一句“我喜欢你”。
徐天和阿凯他们开黑都注意到他在床上翻来覆去跟有跳蚤一样,问了句:“又怎么了明哥,你身上爬虫了?我带了花露水你用不?”
“爬虫花露水也没用啊。”
明琮翻过来正对着他们,长叹一口气,忍不住问了句:“你以前和别人告白都说什么?”
“能说啥,就说‘我喜欢你,可以和我谈恋爱吗’,怎么,还要写篇情诗?”徐天正忙着偷塔,随口回了句。
明琮又不说话了,戴上耳机继续播放程荀的求婚歌单,对着手机屏幕继续抓耳挠腮。
他真后悔当时没选个文学类的课程,以至于现在明明有很多想说的,写出来却总觉得别扭,不够好。
徐天打完这把才反应过来刚刚明琮的问题,收了手机,一手拎着板凳坐在明琮旁边:“又开始琢磨你那信?你不是前晚写了两张纸了吗?”
枕头底下露出了一点信纸边缘,他直接抽出来,果然是明琮昨天写的告白信。
只是上面划了几个大大的叉。
“去年的平安夜时,我坐在芬兰一家餐厅里,和父母闲聊,正是这一晚,让我有想要重新开始寻找自己人生意义的冲动,于是我来到了这个节目。而在那天傍晚路灯下,你和我说完流动的意义之后,我意识到我真的找到了一个新的开始。你就像......”
还没读完,这张信纸就被明琮一把夺过。
徐天擡头一看,这人耳朵都红了。
还将信纸小心叠好,嘟嘟囔囔说:“读什么呢,这封是第一版,写得不好,我要重写。”
“这还不好?这都文学大师了好吗?!”徐天不理解,默默给他鼓了五秒掌,“那你最新一版给我看眼,你决定不了就让我来帮你选,我有经验。女孩喜欢真诚的,写几个具体故事,结尾再加几句外国诗歌,比那些抄来的精心句子都好。”
明琮瞄了眼此人脸上笃定的神情,试探性的把手机递给他:“真的懂?不会是假懂吧?”
徐天接过手机,拍拍自己胸脯:“信我啦兄弟,包有经验的。”
他将备忘录滑至底,中间也不说话,就一昧专心研读这几个版本的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