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
【做了人类想成仙,生在地上想上天。】(1)
【下一次过年我就把你绑鞭炮上,成全你的一腔孤勇!】
穆之昱第N次围观罗辉练习,还是忍不住想要吐槽,罗辉的谜之自信都快要冲破屏幕了,再不找一根线绑着他,他今天就能冲上天和太阳肩并肩,明天就可以上班打卡普照万物。
【辉哥上节目录的采访说他是来给大家带来快乐的,恨我当时年轻没看懂背后的深意,原来辉哥真的是来传播快乐的!好好好,你开心就好,我们的死活不必在意!】
黎锦年扶额,没有办法,这次舞台要求是每一个队员都要有两段运用到传统唱腔的唱词,罗辉声线粗矿,被分配到的唱词本身就是比较雄浑的一类。
结果,罗辉放飞自我之后就变成了鬼哭狼嚎,几头驴都拉不回来啊!让他夹着嗓子唱别的词,那就更加做不到了,黎锦年身为队长也非常的头疼。
叶云老师屡次试图把罗辉带上正轨,没一会儿罗辉又会恢复原样,在跑调和嚎叫的路上一去不返,主打一个把人送走!
他不仅自己想上天,还要拉着旁人同归于尽!
虽然这也不能完全怪罗辉,他认认真真学了,起调子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变成大白话的说唱与嚎叫的结合,理论知识和具体实践总是会有出入的,只是出入有亿点点大。
“这样不行,你这完全转不过弯来啊。”叶云老师非常头疼地听着罗辉的唱词,无奈地摇头。
“这样,我去和导演商量一下,下午带你们去隔壁的镇子上听一听人家民间戏班子是怎么唱的。草台班子的唱法可能适合你一点,我是没办法纠正你的问题了。”
正好穆之昱这两天也不能开嗓,导演给黎锦年他们组配了车和司机,就放他们出去了。
叶云老师坐在车给他们介绍: “这个镇子的民间戏班子在当地很有名,我上大学的时候出来采风就是到这里听他们唱戏。他们的风格比较自由,是现代与传统的结合,形式也较为创新,可能会比较适合罗辉。”
穆之昱抿着嘴巴笑。
【叶云老师还是太委婉了。】
【辉哥那都不叫传统和现代的结合,那是自创一派系,即鬼哭狼嚎派,辉哥就是此派的开山鼻祖!】
罗辉:……。可以了,再骂就不礼貌了。
车子循着小路驶入一个小镇中,在大门口停了下来。
镇子上的房子都是白墙黑瓦,路面是青石板铺就的石板路,上面还有斑斑点点细碎分散的青苔,各家各户的屋子前边还有一条小沟,底下是涓涓的流水。
“哇,没想到京市还隐藏着这样独特小镇风情!”
平日里见惯了摩天大楼和喧嚣尘世,突然见到白墙黑瓦和小桥流水的镇子,让大家都眼前一亮。
“这镇子也有些年头了,现在是重点保护的一个地方,所以整体上还保留着以前的模样。”叶云老师给他们介绍着。
她带着黎锦年四人往小镇深处走, “镇子每天上午,下午和晚上会有三场戏班子的演出,我们这会刚好可以赶上下午的那一场。”
穆之昱一路好奇地看来看去,发现这个镇子上大多数都是年纪大的人,很少见到年轻人的身影。
也是,像这么偏远的郊区地段,上班都不方便,年轻人一般都会在城市里租房买房,现在的时间那么宝贵,谁也不愿意把时间浪费在通勤上。
大概走了二十分钟,走到小镇靠后边的一处空旷的地方,入眼的就是一个非常老旧有年代感的戏台。
戏台子都是木头搭建的,上边的房梁都掉皮了,涂了红漆的柱子经过时间的洗礼渐渐褪色,露出本来的面目。
戏台两边拉起来的红色帷幕也饱经风霜,上面灰扑扑的落满了尘埃,流苏也掉成了须须状在空中飘飞。
唱戏的班子开始上台准备,空旷处也已经陆陆续续来了不少老人,都自己搬着折叠椅子或者在家里拖了一把竹子编的滕椅就来广场上占位置了。
穆之昱他们站在后边的位置往舞台上看。
叶云老师叮嘱他们: “注意听他们都运气转音,除了罗辉,你们在运气转音上问题也不少,处理起来很生硬。罗辉的话,你好好听。”
“噗嗤。”
穆之昱笑了出来,叶云老师的区别对待好明显。
罗辉苦着脸点点头: “我一定认真听。”
平时玩笑归玩笑,该正经的时候还是要正经的,舞台不是他一个人的舞台,而是一个团体的舞台,不能因为他个人的原因导致大家的努力都白费。
画着浓妆的演唱者登台,后边的锣锅开始咚咚铛铛的响起来。
【气息好稳啊!】
穆之昱在心里感叹到,首位登场的演唱者一开口就是一个高音的唱词,拖着长长的嗓音起着高调,居然一点也没有分叉。
一场完整的表演看出来,穆之昱觉得自己对唱词的把握又上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罗辉重重地吐气: “好厉害,但是微臣做不到啊!”
穆之昱瞟他一眼,又瞟他一眼。
【小辉子,朕相信你可以的!】
他们正要离开,旁边突然又响起来敲锣打鼓的声音,众人停下脚步,都以为是戏班子还没有散场,回身看去,却不是。
是戏班子旁边的小路那走出来一对人,最前边的人穿着白色的衣服头上戴着白色的帽子,手里捧着一个黑褐色的大碗双手举着过了头顶,说是大碗也不准确,大底像是一个盆子那样。
领头的人身后还跟着长长的一串队伍,把小路都堵死了,黎锦年他们只能停留在原地等待。
【这是什么看起来像是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