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之战(1 / 2)

大同之战

天山寺敲响了丧钟,声音悲鸣悠长。

正值国丧,京城取消了一切娱乐活动,青楼、戏院乃至茶馆全都闭门谢客。沿街商铺清一色挂上了白色灯笼,流动商贩也识趣地闭门不出,没再挑着担子沿街叫卖。

一向热闹的京城,难得呈现出一片萧瑟悲凉。

街上行人步履匆匆,脸上却并无几分伤感,只偶尔在公告栏前驻足片刻,又继续为生活奔波。

那是朝廷发布的最新公告。

“……国不可一日无君,故遵遗旨,并承祖制,立临王永安为储君,以敬天命。严氏以身殉葬,追封皇考贞妃,以示褒崇……”

凤添宫。

皇后身着丧服,神色惫懒地翻阅着礼部上呈的文书。

这是礼部拟定的丧葬细节。堆在她眼前的,还有各部呈阅的奏折,以及内阁相应的拟票。

先皇宴驾,新皇年幼,一应诸事自然落到了她身上。再加上朝中刚刚经历一轮洗牌,新的权力架构尚未形成,必须有人出面稳定朝纲。

一向身体羸弱的她,如今倒成了实实在在的掌权者。

后宫干政,朝中不是没有微词,尤其在立储之事上。可隆庆帝驾崩之时,只有她和李公公在场,众人虽心有疑虑,却也只能乖乖服从,奉一个不足半岁的婴儿为新皇。

她翻了翻文书,看到礼部建议的殉葬名单时,目光停了一停。

正在这个时候,李公公走了进来。

他垂着手,脸上是一如既往的从容淡然,额头却微微渗出薄汗,暴露出他刚刚完成了一项艰难的任务。

皇后看了他一眼,淡淡道:“办成了?”

“回娘娘,成了。”李公公低着脸,恭敬道:“严氏深慕陛下,自愿以身殉葬,常伴陛下左右。”

“忠贞之心天地可鉴,让礼部拟个谥号追封吧。”她脸上没什么表情,淡然道:“至于其他人,愿意出宫的便放出宫,不愿出宫的,留下也无妨。”

“诺。”李公公应了一声,又道:“淑妃娘娘身体不适,自请去天山寺祈福,以求国泰民安。”

她似是对这个消息早有预料,只应了一声,叮嘱道:“让天山寺好好照顾,万不可出现疏漏。”

李公公应下,迟疑了一瞬,又道:“奴才还有一事,望娘娘成全。”

皇后瞟了他一眼,点头示意他继续往下说。

“奴才在宫中服侍,算来已有二十余年,受先皇恩德,忝为司礼监掌印。但近日,奴才时常感到头晕目眩,经太医诊断,实是年纪所限,体力不支缘故。”

李公公停了一下,看向若有所思的皇后,拱手道:“奴才斗胆,请辞去掌印一职。”

皇后沉默了一下,道:“之后呢?”

“回娘娘。”李公公道:“实不相瞒,奴才的父母皆已去世,奴才之前未能送终,之后想回家乡为父母守陵,以尽孝心。”

皇后上下打量着他,半晌才道:“难得你有这份孝心,本宫准了。”

李公公拱手,感激道:“多谢娘娘成全。奴才告退。”

他躬着身子垂着手,慢慢向殿外退去。正要迈出大门,皇后忽然又开了口。

“李公公。”她的声音自带威严,一字一顿慢慢道:“回乡途远,注意……安全。”

李公公的身子猛然一颤。

身在宫中这么多年,他如何听不出这弦外之音。

他的眼神暗了下来,脸上神色悲凉沧桑,慢慢拱起手,颤着声音道:“多谢娘娘。”

说罢,他转过身,一步步走出殿外。

殿里安静了下来。皇后出神地看着天花板,脑海里如浮灯掠影一般,掠过这些年的种种过往。

隆庆帝、严贵妃、严用、李公公、淑妃…….那些曾经活跃在她生命里的名字,就这样慢慢淡去。

过去的一切已经过去。如今,她是整个紫禁城,地位最高的人了。

她站起身,仔细打理好身上代表身份的丧服,昂起头一步步向外走去。

一直等候在外的礼仪太监见状,立刻尖着嗓子,高声道:

“太后,启驾!”

*

“严归这厮真是忒毒!”

周南安怒不可遏,“啪”一声将手中军报砸到桌上:“小人!简直小人!”

陆子羡皱眉,盯着军报沉默不语。

这是沈沿方从前线发回的急报。李公公的消息没错,严归没死,投奔去了北戎。

军报里说,北戎多疑,又因为无头白骨之事怒不可遏,严归本不可能取得信任。于是他为了投诚,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都意外的事情——

他把李延献了出去,然后带着李延所有部下,全部投降了北戎。

一颗人头,十几万大军,就这样成了严归一个人的垫脚石。

李延大概至死也没有想到,自己忠心耿耿为严家卖命一辈子,末了却还要用自己的这颗人头,为严家的未来铺路。

如果只是这样,那一切还好说。可最关键的问题是,严归为了向北戎表达衷心,还带去了一样非常非常重要的东西——

城镇布防图。

本朝有规定,布防图这样的重要物件,除了掌握在前线将领手里外,还必须在兵部备案。

本来,布防图只有兵部尚书才有权查看,严归根本没有机会拿到。但本朝有规定,为了保持权力的高度统一,六部尚书必须由内阁成员兼任。

坏就坏在这个兼任的制度上。

兵部尚书是内阁成员,严用是内阁首辅。而严归作为严用独子,是有很大可能子承父业的。自然而然,这布防图就落到了严归手里。

每个城的布防图,都会详细记载城中一切军事情况,包括百姓安顿、兵力部署、防御装备,甚至还有粮食补给。如今却悉数被献了出去,其毁灭程度,几乎等同于被釜底抽薪。

沈沿方是最先收到消息的。他一得到情报,立刻八百里加急上报朝廷,同时迅速写信通知临近城镇,让他们提前做好准备。

巧的是,就在情报发出的当晚,北戎行动了。

他们袭击的首要目标,就是边境九大重镇之一、素有“北方锁钥”之称的——

大同。

此事一传回京,立刻在朝堂引起轩然大波。大臣们七嘴八舌,却迟迟拿不定主意。

有人主张进攻,建议马上增补兵力支援大同;有人却想求和,想用黄金万两和贵女和亲,来求得一线生机。各路大臣各持己见,谁都不能说服谁,时间却一分一秒过去。

最后还是陆子羡主动请缨,要求带兵前往支援,这才将这事定了下来。

“你确定你要去?”周南安一脸焦虑:“这仗可不好打!”

“嗯。”陆子羡应道,低头看向手中的任命书。

如今朝中是太后主政,一切都刚刚换新,急需一场胜利来稳定民心、奠定基础。因此这次出征,朝廷几乎派出了所有精锐部队,誓要把北戎一举拿下。

为了表达胜利的决心,朝廷特赐他“骠骑将军”殊荣,让他作为主将出征。同时,又将新进内阁的许景彦派为监军,随同一道出征。

最新小说: 我掉马后天下大乱 五个龙傲天的死对头 疯后花式拯救亡国之君 攻略所有男神后请他们喜当爹 七十年代生活美满 死遁后发现自己白死了 重生之将军娇宠 好久不见,庄主大人 发卖后她靠演技茍命 醉红颜[双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