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9
皇太极一肚子气没地方发,一路忍着回来,还得着笑脸去哲哲那儿见见哲哲老妈,直到大家聊得差不多了,皇太极才回到书房。
凳子怎么脸着地了?
他踢的。
此时皇太极已经气得不行,他今天刚好是把胡子给剃了,不然一定能表演一出“吹胡子瞪眼”。
胡湘湘就知道他对阿敏一定会有话说,刚才他故作高深要在小辈们面前展示自己的大家风范,这会儿都只有他俩了,哪里还能忍住啊。
只见皇太极说:“愚昧,自以为是,独断专行,我让他们当人,他非要做禽兽!”说完就把桌子上的书一把扔在地上,“等着吧,灾祸迟早会找上他!”
胡湘湘也不知道这会儿该说什么,能说什么呢,难道还要跟着他一起骂阿敏吗?
她才不要。
便是低下头去地上把书一一捡起来,然后细心的摆放好。
皇太极看胡湘湘没理他,便继续说:“难道不是大汗就不要规矩的吗?他有现在的地位,却没有相应的德行匹配,别人真的会信服他?”
还是没搭理他。
胡湘湘觉得皇太极就是纯粹想吐吐槽,你要是当真了,回头他就要对付你了。
帝王心,海底针!
伴君如伴虎啊。
你给皇太极出主意一起骂阿敏,等他想明白了,会不会觉得你在背后也会这么吐槽他?
胡湘湘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干脆不参合。
胡湘湘想撇清自己,但皇太极哪里能依?
“有点成就就觉得自己了不起了,吹嘘自己,屁股都翘到天上去!”他说到这里的时候估计是想到了刚才多尔衮几个人恭维自己,就找补道,“别人夸我我是不会放在心上的,自己几斤几两我自己清楚,可他呢?你说说,他豪横什么?”
你不说话对吧?不说话就直接CUE你!
不但CUE还用眼神盯着你,告诉你你这次必须说了。
怎么办,这会儿胡湘湘即使想装傻都不行了。
这屋子里就他们两个人,除非胡湘湘自挖双目,然后立马变成聋子,不然怎么也妥不了干系。
胡湘湘看躲不掉,这才说:“大汗,每个人的内心大多都是喜欢争强好胜,但是聪明的人能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和批评,愚蠢的人则往往拒绝和人沟通,对别人的批评视而不见。”
阿敏还没有转过弯来,他以为是家族企业,却不知道皇太极正在把家庭小作坊做成即将上市的大公司。阿敏也没有意识到,皇太极和他的身份已经越来越像老板和员工。他必须要清楚,对于上级的批评,当场反驳对他自身毫无用处。
这里没有点明是谁,就点到为止吧。
皇太极笑着点头:“这点你说对了,阿敏这个人就是愚蠢至极!”
胡湘湘扶额,你没事说名字干嘛,就不能隔空骂人啊?
不过看皇太极这会儿的心情好像有缓解,胡湘湘就闭上嘴,希望这个话题能中止吧。
皇太极也的确是很久没有再说,他走到书桌前看起了折子。
这不看还好,一看就能气得肺疼!
不是这个地方受灾,就是那个地方受灾!
唉。
想当初努尔哈赤就是在灾害最严重的时候建立大金国,然后起兵开启了对明的战争。通过经济掠夺来度过这场大饥荒,好不至于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势力土崩瓦解。天命三年后大金占领抚顺,正式和明宣战。天命五年,辽东地区旱灾加剧,颗粒无收,就连草木也几近枯萎。天命六年,旱灾继续,饥荒加速了大金征明的步伐,八旗在努尔哈赤的带领下连破70城,占领了沈阳、辽阳地区,至此明军开始筑起宁锦防线。
在占领了辽东之后,因为这个地方比起他们原来的居住地赫图阿拉要较为富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的抗灾能力,但是因为人数的增长,粮食根本不够分,努尔哈赤就采取了一系列的错误政策,激化了满汉的矛盾,使得这个地区一直社会动荡,时不时就有汉民造反,就连女真内部也有不少人会想办法逃到明朝边境谋生存。
就在天命十一年,辽东地区又经历了一场大暴雨,水灾频发,危害大到山海关内外都有不少房屋倒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逃窜大金,努尔哈赤无计可施,只能继续发动对大明的战争,但很可惜,他失败了,在袁崇焕的大炮下,努尔哈赤大败而归,大金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城中多是食人肉者,颇有一种大厦将倾的感觉。
在这样的前提下,皇太极一上来就快开始改善女真和汉人之间的关系。但这样的改革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粮食,从何而来?大灾之年,蒙古地区也没有躲过去,许多部落归附,都仰仗着大金能提供帮助。但大金自己也是自身难保,皇太极曾多次求助于朝鲜,希望他们能运送大量的粮食过来解决燃眉之急,但朝鲜本身就是站在明朝那边的,即使曾被大金大败,也还是拒绝给予大金“援助”。
怎么办?
皇太极揉揉眉心,他头好疼,感觉快炸开了一样。
但他不能停下,不能休息。
这时,他擡头看看胡君山。说来也奇怪,一看到他自己就放松了不少。
皇太极很想把自己心里的一个计划说给胡君山听,他很想听听君山有什么建议。
是拒绝,还是赞同?
但是这个计划太过大胆,连他自己都不敢去想。
说句不好听的,就是破釜沉舟,拿所有人的命去赌。
冷静思考了一会儿后,皇太极说:“你之前一直说想要当最圣明的君主,就得包容天下。如果……我是说如果,做了有悖人伦的事,是不是就不算圣人了?”
有悖人伦?
是说办阿敏吗?
看上去好像是在说阿敏,可是看皇太极心事重重的样子,胡湘湘立马就猜到这人想要干什么了。
现在是天聪三年,距离皇太极第一次入关发动己巳之变不到半年,恐怕他这会儿已经在筹划这个计划。
地里的粮食被水泡烂,国内人口越来越多,朝鲜又拒绝合作,蒙古这边如果得不到好处就会反水。
摆在皇太极面前的的确是个棘手的问题,不是别人死,就是他们死。
与其这样,不如干票大的!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上天欲其灭亡,必先令其疯狂。
皇太极现在不就是这样?被逼急了就已经疯了,竟然拿着全身家当赌了。
要是换做别人,估计早就成炮灰了。
可是胡湘湘发现这人在发疯的时候同时做了很多准备,他早就派出了很多内线去获取信息。要知道皇太极和他老爹最拿手的就是情报系统。情报消息越及时,他们修改作战计划就越快。这并不算是皇太极无脑在冲,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
只是即使是做了完全的准备,也要结合天时地利人和,稍有差池就会万劫不复。
所以,他还是在赌。
但不赌的话,他输得更惨。
大金这样就是在温水煮青蛙,不赌也就是多活个几年。
皇太极的眼里满是希冀,他在等着胡湘湘的答案。
胡湘湘还能怎么说,这是他破局的开始,没理由否定。她说:“大汗,属下理解的圣明是用温和的方式去治理国家,奋发向上,果断坚毅,在大事上绝不拖拖拉拉,公平公正。遇到大事就应该明辨是非,不偏不倚,否则就是助纣为虐,为苍生所不能容。”
这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知道你要去关内抢劫,胡湘湘也拦不住,但是希望你在得到国家之后能用温和的方式去治理,成为一个真正贤明的君主。
相信他能懂吧。
皇太极听到之后就吐了一口气,也没说胡湘湘说得对还是不对,只是用手搓了搓脸。
然后他说:“这里没你什么事了,出去吧,我想一个人静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