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静夜
启程去温哥华参加加拿大站分站的前一天晚上,宋颜宁在冰场练到了半夜十二点。
她从八点之后人就没离开冰场,一直在滑,在跳跃,一遍又一遍的练习节目。周围从热闹到寂静无声,只有宋颜宁与冰面摩擦的细微的声音在偌大的冰场回响。
李言蹊一直在外面无声的等待着。
他也不催她,也不说话,甚至都没动几下,就看着宋颜宁在冰面上折腾,直到零点时刻响起,李言蹊拍了拍手。
“行了宋颜宁。别再练了。”
宋颜宁身形骤停。
李言蹊思索着怎么给她排解情绪,没想到宋颜宁转过身来非常平淡的表示:“好,走吧。”
李言蹊一时有些不知所措。
他憋了半天说出一句:“你没事吧?”
宋颜宁拿起冰刀套冲她笑了一下:“没事。”
没事才怪。
李言蹊叹了口气,正想说什么,还未发声,宋颜宁已经说到:“伊莱,我真的没事,你不要说话。”
李言蹊及时的把话咽了下去。
既然宋颜宁已经说到这份儿上了,李言蹊知道自己再说话就弄巧成拙了。他沉默下来,不再说话,乖乖的送她回家。
宋颜宁疲累的回到自己租的公寓,洗过澡之后躺到床上,她的身体肌肉酸痛,但大脑却不肯休息。
她拿出手机翻看维特洛娃的比赛视频,美国站里维特洛娃的四个四周跳不断掀起掌声和欢呼的浪潮,15岁的小女孩看起来成熟稳重,已经很有大将之风。
宋颜宁把维特洛娃的视频来回看了三遍,还是不困,对接下来比赛的担忧让她迟迟无法进入睡眠。手指在界面上犹豫了一下,她又查了另一个视频。
那个视频是前不久比赛开始之前,花滑纪邀请她做的一个线上采访。采访她的正是五年前主动跟她联系做采访的花滑记者小路。
这场线上采访相较于之前来说很随性,小路聊天似的,没有以前那么多官话,宋颜宁也放松了神经和小路聊天,反倒有了跟以前相比很多不一样的新内容。
花滑纪的这次采访是很成功的,跟宋颜宁是双赢。因为那时候宋颜宁虽然已经盛名在外,但其实给人感觉还有些不大接地气,平时她比赛动不动就滑歌剧古典乐这些在很多人都不怎么了解的节目,场下她参加的活动又不多。所以自世锦赛夺冠后宋颜宁虽然邀约很多根正苗红,可总有一种不真实感。
而花滑纪的这次半娱乐半比赛性质的采访,既采访宋颜宁对下赛季的打算,更多的也聚焦在让大家了解生活里的宋颜宁,一时间宋颜宁在大家心里的印象丰满了不少。
花滑纪出于谨慎还特地把想要采访的问题先给宋颜宁发了过去让宋颜宁把把关,有的问题颇为巧妙的算是给了宋颜宁间接解释的机会。
例如小路问宋颜宁:“当初您选择在俱乐部训练的时候会不会也有过一些担心,比如训练条件等会跟国家队不一样?”
“会,的确训练条件是有些不一样的,比如我那时候的训练时间是集中在早上和晚上,不过这段时间的生活对我也有一个好的影响,我觉得我现在训练的效率还是挺高的,这就是那段时间养成的习惯。”
“那时候有没有奇怪过为什么自己没进入国家队呢?”
“有过啊,但是进入国家队的前提还是要先证明自己有能进入国家队的实力,不管是参加比赛还是进入国家队都是如此。所以我那时候比赛很希望自己能拿到好成绩,斗志也就比较高吧。”
“然后就有了好成绩?”(笑)
“我想有这部分原因。”(笑)
“我们都知道宋颜宁您作为选手的成长经历和国内大部分选手是不一样的,您是从俱乐部成长起来的选手,等您进入国家队时您已经拿到冬奥冠军和世界冠军了。当初您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路呢?”
“这就说来话长了,主观客观因素都有吧。客观上,因为当时我还没有进入国家队,所以选择一边在俱乐部训练一边完成学业,再后来有了进入国家队的机会时我已经决定要去读大学,所以选择继续在俱乐部训练,这样我对自己的时间管理就比较灵活一些,所以主观上我也想继续在俱乐部训练,最后就有了现在的情况,当然我很高兴国家队能就我个人的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这对我是很大的帮助。但是……说实话,不管是以俱乐部身份参加国际比赛也好,还是继续完成学业来好,我其实都不是第一个这样做的运动员。我觉得现在从俱乐部走出来的花滑选手越来越多,未来可能不止我自己选择走这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