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曲灯
他竟然查得那么深了,萧弄音惊了,连忙侧目望向太后,太后此刻手抓着椅子扶手,用力得关节都有些发白。
萧弄音心生无奈,殿内三位青年才俊到底学的还是民生政治,是书本上的那一套,祁步青提出买卖人口,大约也只是觉得这些子民凄惨苦难。
但坐到太后这个位置上,眼界就完全不同了。
萧弄音也不知该哭还是该笑了,她劝祁步青不要着急肃贪,是想着他如今根基未稳,不适合与那些老狐貍斗。
结果祁步青就给了她一个更大的惊喜,买卖人口到草原确实不是需要和朝廷官员争斗了,但这确实一个会动摇朝廷根基的问题。
大梁朝与草原势力一直小战不断,一开始战报还会写详细了往朝廷递,后来也就是报一报死伤人数和杀敌人数了,朝廷该拨款补偿还是奖励,甚至都不用再经过朝上会议,兵部自己就可以决定了。
草原生存环境严苛,能活下来的个个都悍勇非常,一个就能缠斗住三四个,每每入犯边境,也是骑着快马而来,机动性极强。
若是他们只是想抢一笔,甚至在他们都已经抢完逃跑的时候,守卫军都不能团结起来阻拦。
但是,前提这些人是活下来了的。
草原人口不盛一直是个大问题,由于没有农耕那样固定的粮食产出,只凭着放牧打猎,他们也养不起太多的人口。
老人往往在失去劳动力的时候,就会自己走向死亡,这是草原不成文的规定,除非位高权重或是家中子嗣执意赡养。
不过那样的情况还是很少的,珍贵的食物一般都会给青壮年补充体力,或是抚养未成年的孩童。连要干不少活的女人每日能吃得都很少,愿意赡养老人的就更少了。
而且老人最高在还保有行动力的时候,就离开这个家。
因为与中原大梁朝不同,他们那里的孝道是护送着老人去见天神——也就是送到草原的山脉中。
据他们说,那是最接近天神的地方,老人们往往只带着一壶羊奶就进山了。
荒芜的山脉远看是一片绿色,其实却没有任何有果实的树木生长在山上,这些已经没有任何战斗力的老人最后的结局不是被山中野兽活吃了,就是饿死后尸骨变成食物肥料。
做过战士稍有些骨气的老人,会向家人讨要一把刀,进山后自我了断。但刀毕竟是珍贵之物,即便有自杀的勇气,他们能得到的大多也只是绳索。
几乎所有懂事的草原人都知道他们的结局,但既然有说法说进山攀登可见天神,他们也就乐于接受这个说法。
毕竟比起想象自己的父辈祖辈凄惨的死亡,幻想他们在天神国度永享安逸要好得多。
然而即便是没有会成为拖累的老人,女人和孩童的存活率也很低,一旦染上疾病,几乎就无药可医。
重病而死的人是不适合见天神的存在,只能被火葬。
人口稀少是草原人之所以不与中原军队正面战斗的原因,在缺少食物的时候,他们只会选择去边境抢上一波就跑,
而他们分为各种部族零散分布在这片草原上,逐水草放牧存在着,中原军队又很难在这片不熟悉的地方发现他们的踪迹。
于是中原和草原就保持着微妙的平衡,互相为敌但暂时都没有办法。
这种状况自大梁朝创立以来便存在着,但往往只有边境会遭受草原侵略者的困扰,在朝臣子很容易就忽略他们的危险性。
只有太后和一些老臣依然对草原敌人的存在铭记在心,毕竟这些草原人也曾经组建过大型联军进犯中原,虽然最后因为人力不继只能谈和了,但也让中原大地遭受过铁蹄肆虐了。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但太后清楚知道那些人的可怕。
他们一直以来能做的就是尽力抑制草原的发展,让草原人无力挑起战火。
但是眼下,祁步青告诉她,有一个所谓的江湖帮派,竟然一直在往草原输送人口?
太后怒不可遏,但还是努力让自己没有骂出来:“多久了,他们买卖人口多久了!怎么哀家从来没有看过相关的折子,那些地方官还敢自称父母官,连自己的子民被买卖出去了也不向上说一声吗!”
她忍无可忍,想着平日里的折子上一片四海清平就心寒,把手边的杯盏一下子砸了出来:“连珊,吩咐下去,立刻把兵部的人都给哀家叫来!”
她反应这么大,在场三位男子都有些想不到。
萧沉壁与樊明川从未接触过平民生活,自然没法对那些被买卖者生出共情之感,对他们的未来只能想出凄惨二字,到底只是个概念。
祁步青稍好些,但也不是和太后在一个频道上。
他从前邻家也走失过一个小女孩。这次之所以提及,想着的也是这些从前的街坊失踪若是被这些混混绑去卖了,不知过得有多凄惨。
农家并不富裕,女孩不算千娇百宠,但也是父母疼爱的心中宝,善良乖巧,还曾经在除夕夜给祁步青送过一碗鸡汤,说是他们家的心意。
然而她不满十岁,便失踪了,亲朋好友寻遍整个镇子也没能找到,报到官府也只是在失踪名单上填个姓名,在没有下文了。
邻家一家生活都灰暗了,最后实在受不了,搬离了镇子投奔亲戚,试图转换心情。
这一切都是因为女孩的失踪,而兴海帮就很可能是造成失踪的元凶,这就是祁步青挑出这件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