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晴从酒楼回到家中时,小宝已然放学归来,小家伙满脸兴奋之色,一见到苏晴,便迫不及待地扑进她的怀里,眼睛亮晶晶地开始讲述当天上学的情况。
“娘,今天书院可热闹啦!夫子给我们讲了一个特别有趣的故事呢。” 小宝手舞足蹈地比划着,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个故事当中。
“还有哦,娘,今天课间的时候,我们几个同窗在院子里玩捉迷藏。我躲在那棵大树后面,他们找了好久都没找到我。哈哈,可好玩啦!” 小宝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仿佛那是世界上最有趣的游戏。
小宝紧紧地拉着苏晴的手,欢快地说道:“娘,书院里的同窗们都夸我的书包好看呢!我告诉他们这是奶奶做的,他们便说要到咱们家来买。”
苏晴听闻小宝的话后,双眸瞬间如璀璨的星辰般发亮。心中不禁思忖着:卖书包这生意确实是个不错的门路。她的脑海中迅速浮现出各种画面,仿佛看到了一个个精美的书包被制作出来,然后被人们争相购买的场景。
她想到婆婆,那个平日里温柔和蔼的妇人,虽然年岁已高,但双手依然灵巧。她记得婆婆曾经绣过的那些精美的图案。还有自己的娘亲,勤劳善良,做活细致,对于针线活更是有着独特的天赋。而三个嫂嫂,她们也都是心灵手巧之人。大嫂兰花做事认真负责,二嫂秀梅心灵手慧,三嫂小翠活泼机灵,她们在女红方面都有着自己的拿手绝活。苏晴相信,凭借她们的手艺,一定能够制作出既美观又实用的书包。
苏晴越想越觉得这个计划可行,她仿佛看到了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在眼前展开。苏晴赶忙回应小宝,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语调轻快地说道:“那好呀,小宝,你明天就让他们到家里来买。” 说完,她轻轻摸了摸小宝的头,眼中满是期待。
当晚,柔和的灯光洒在房间里,苏晴坐在桌前,神情专注而认真。她旁边的柳氏则满脸好奇地看着她手中的纸笔。苏晴耐心地指导柳氏制作几款不同风格的书包样式。
接着,苏晴又画了几款好看的笔袋样式。这些笔袋设计独特,色彩鲜艳,与书包相得益彰。她决定让柳氏做出几个来,和书包搭配售卖。这样不仅可以增加产品的种类,还能提高销售额。
“娘,咱们可以在书包上加一些漂亮的刺绣,这样会更吸引人。” 苏晴一边说着,一边在纸上画出一些精美的图案示例。柳氏频频点头,眼中闪烁着赞赏的光芒。
接着,苏晴又想到了女款书包的市场需求。她微微皱起眉头,思索片刻后说道:“娘,咱们还得做一款女款的书包。毕竟在古代,虽然女娃大多不去学堂上学,但有钱人家都会请夫子到家教导。女娃们也需要一个漂亮的书包来装她们的书籍和文具。”
于是,苏晴开始精心设计女款书包的样式。她融入了一些女性化的元素,如花朵的刺绣、柔和的色彩等。不一会儿,一款精致美观的女款书包样式便跃然纸上。柳氏看着这款女款书包,眼中满是惊喜,她不禁赞叹道:“晴儿,你这想法可真妙,这女款书包肯定会很受欢迎。”
苏晴微笑着点点头,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她相信,这些书包一定会打开市场,为家里带来丰厚的收益。
当天晚上,苏晴便让人捎去口信,邀请娘家人前来学习制作书包。次日清晨,苏晴全家人刚刚起床,苏晴的娘就带着几个嫂嫂匆匆赶了过来。原来,她们听说苏晴给她们找了个活计,个个都兴奋得一夜没睡好。三嫂小翠一边走一边还在和二嫂秀梅兴奋地讨论着:“这下好了,有了小妹找的活计,咱们也能多赚些银子,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大嫂兰花则沉稳一些,但脸上的笑容也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自从上次苏晴回娘家说要带他们一起赚钱后,三个嫂嫂对苏晴的父母越发孝顺了。平日里,什么脏活累活都不让苏晴的娘去干。苏晴的娘看着几个儿媳如此孝顺,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她常常在心里感叹,都是因为苏晴有本事,有孝心,才让这个家变得更加和睦。如今,对苏晴的喜爱又增添了几分。
苏晴将众人召集到一处宽敞明亮的房间里,安排婆婆柳氏来教导娘家人制作书包。柳氏虽然平时话不多,但在这方面却有着丰富的经验。她端坐在众人面前,神色认真地开始讲解制作书包的要点。
“咱们做书包,首先得有统一的制作标准。每一个针脚都要细密整齐,不能有丝毫马虎。” 柳氏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一个半成品的书包展示给大家看。“还有这材质,必须选用上好的布料,这样才能保证书包的质量。”
苏晴站在一旁,严肃地补充道:“对,所有书包必须统一材质,统一款式。这样才能打出咱们的品牌,让顾客一眼就能认出咱们的书包。” 几个女人纷纷点头表示明白。
随后,她们围坐在一起,开始动手制作书包。一开始,大家还有些手生,但很快就进入了状态。她们一边忙碌着,一边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制作的技巧和方法。大嫂兰花提出可以在书包上加一些小装饰,让书包更加美观。二嫂秀梅则建议改进一下书包的肩带,让孩子们背起来更舒服。三嫂小翠也不甘示弱,分享着自己的一些创意。
大家齐心协力,干劲十足。第一天,她们就做出了二十个书包。这些书包整齐地摆放在一起,看起来十分漂亮。苏晴仔细地检查着每一个书包的质量,满意地点了点头。
接着,苏晴开始给书包定价。她仔细核算了成本和人工后,确定书包定价三两银子一个。经过计算,她发现一个书包大约能赚二两银子。这个利润让大家都兴奋不已,更加坚定了她们做好书包生意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