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沪市街头还笼罩在薄雾中,江桃已经站在了工商局门口。她手里紧握着一叠材料——“红山椒”的销售记录、仿冒产品样本、注册商标申请文件。冰冷的铁门还没开,她的鼻尖冻得发红,却浑然不觉。
“同志,您来得真早啊。”值班大爷打开小门,好奇地打量着这个年轻的姑娘。
江桃搓了搓手:“大爷,我着急办理商标注册。有人仿冒我们的产品……”
“哦!红山椒是吧?“大爷突然眼睛一亮,“我家老婆子最爱用你们的花椒!快进来暖和暖和。”
在工商局同志的指导下,江桃提交了商标注册申请,又咨询了打击仿冒产品的法律途径。走出大门时,阳光已经驱散了晨雾,她的心情也明朗了几分。
接下来的一周,江桃像陀螺一样忙得团团转。她聘请了律师向仿冒者发出警告函,重新设计了带有防伪标识的包装,还在报纸上刊登了声明。同时,她悄悄酝酿着一个更大的计划——回乡建立标准化加工厂。
这个想法在她脑海中盘旋已久。原料质量不稳定、供货量有限、仿冒品泛滥……这些问题都指向同一个解决方案:掌握完整的产业链。
“江老板,您真要回去建厂?”店里的大厨老李听说后,惊讶得差点摔了勺子,“那沪市这边的生意……”
“店照常开。”江桃擦拭着新送来的玻璃柜台,“但只有掌控源头,才能做出真正的好产品。”
她把店面交给得力助手管理,自己则带着食品加工的资料和样品,再次踏上了返乡之路。这一次,她不是作为采购商,而是作为投资者。
村里的天气略微凉爽。春江桃下车时,山坡上的花椒树已经冒出新芽,空气中弥漫着泥土解冻后的清新气息。父母和张德海早就在站台等候,见到她立刻围了上来。
“桃子,电报里说的建厂是怎么回事?”江父接过女儿的行李,迫不及待地问。
江桃笑了笑:“爸,咱们边走边说。”
一路上,她详细解释了建立加工厂的构想:统一收购、标准化加工、品牌化运营。不仅能杜绝掺假,还能通过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比如把花椒做成花椒油、花椒粉,辣椒做成辣椒酱、辣椒面……”江桃越说越兴奋,“这样运输成本低了,保质期长了,价格还能翻几番!”
张德海听得连连点头:“有道理!县里现在正提倡乡镇企业,政策上有支持。”
江母却忧心忡忡:“这得投多少钱啊……万一……”
“妈,我算过了。”江桃从包里拿出账本,“我拿出来一部分钱,加上银行贷款,启动资金够了。关键是乡亲们支持不支持。”
回到家,江桃连口水都没喝,就拉着张德海去考察选址。最后看中了村东头一片闲置的集体仓库——交通便利,面积够大,还有水源。
“这里改造成加工厂正合适!”江桃在空地上转了一圈,脑海里已经勾勒出车间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