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印出来了!\"
王修举着带墨香的纸页踉跄冲进工坊,苏御眼疾手快接住差点摔趴的下属。摊开纸张时,《农事要术》的字迹像刀刻般清晰,在阳光下泛着微微墨光。
\"铅活字果然比泥坯耐用。\"苏御指尖摩挲着纸面,触感比雕版更显平滑。谢道韫一袭青衫凑近,指尖点着\"薅\"字的撇捺处:\"复杂笔划还有毛边,像是铸模时气泡未排净。\"
话音未落,白雨晴风风火火闯进来,腰间软剑还晃着剑穗:\"江南漕运都堵——\"话说到一半,她忽然盯着桌上活字样品眯起眼,\"这字怎么比我爹书房的雕版还周正?\"
苏御打了个响指,掌心蓝光一闪:\"系统,兑换铜模铸造技术。\"眼前闪过数据流,民心值从2000锐减至1200的瞬间,工坊角落突然浮现一套泛着冷光的铜制模具。
工部大堂里,老尚书抖着山羊胡拍桌子:\"成何体统!孔圣人传下的雕版术,怎可被这等奇技淫巧取代?\"他袖口的云纹官服扫过案上的铅活字,仿佛那是什么脏东西。
\"大人可知雕版印一本《孟子》需多久?\"苏御不急不恼,从袖中取出个小木箱。老尚书哼道:\"少说七日,还要二十个刻工轮流赶工。\"
\"那请看好了。\"苏御掀开箱盖,三百六十个铅字在木格里整整齐齐,像等待点兵的士兵。他指尖如飞,眨眼间排出\"民为贵,社稷次之\"的句子,蘸墨、铺纸、用檀木滚筒轻压三下——一张墨迹未干的书页已然成型。
老尚书正要反驳,忽闻门外传来撞门声。小吏连滚带爬冲进来,官帽歪在脑后:\"大人!陛下要的《灾民安置册》雕版...被白莲教烧了!\"
谢道韫与苏御对视一眼,两人同时开口:\"活字印刷的时候到了。\"
金銮殿内,鎏金香炉飘着龙涎香。苏御带着三个身着短打的学徒在丹墀下摆开铁盘,白雨晴抱着铜模站在一旁,发间的玉簪随动作轻晃。
\"看好了,第一步选字。\"苏御夹起\"灾\"字铅块,精准嵌入铁盘凹槽,\"每个字都是单独铸模,可重复使用。\"学徒们配合默契,不多时铁盘上便排满整齐的方块字。
刷墨的小厮用棕刷轻扫,黑亮的油墨均匀附上字面。苏御取过宣纸,手法娴熟地覆盖上去,手持鬃毛压辊从右至左缓缓碾过。揭纸的瞬间,小皇帝猛地从龙椅上站起——雪白宣纸上,\"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八个字如刀削斧凿般清晰。
\"一刻钟不到就印了百份!\"小皇帝拍着御案赞叹,目光扫过老尚书铁青的脸,\"朕看呐,工部该让年轻人试试新法子了。\"
老尚书额头直冒冷汗,刚要开口辩解,就见一队身着月白短打的女工鱼贯而入,每人手中都捧着刻着不同偏旁的铜模。谢道韫上前半步:\"这些都是女子学院的学生,已熟练掌握铸模技术。\"
活字印刷坊开张那日,晨雾未散便聚了百余人。穿粗布襕衫的寒门学子抱着书册排队,腰间挂着算盘的商贾踮脚张望,就连戴帷帽的青楼女子都派丫鬟来买印花笺。
白雨晴蹲在坊顶瓦片上,腰间牛皮水袋随呼吸轻晃。她盯着街角三个穿短打的汉子,那三人虽裹着粗布头巾,却难掩袖口露出的精铁护腕。
\"苏御!\"她压低声音吹了声口哨,\"西市茶馆那桌人,腰间鼓囊囊的像藏着短刀。\"与此同时,谢道韫在账房翻看ledger,指尖划过铅料消耗那一栏:\"三日用了三百斤铅,比试运营时多出六十斤。\"
话音未落,王修跌跌撞撞冲进后院:\"王爷!仓库的铅锭...丢了三箱!\"他腰间的钥匙串还在晃,显然是从值守处一路狂奔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