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得程荀多给了几个镜头给她:“应该会发在文旅官号上,记得给我们点赞推荐呀。”
等程荀这边拍完,明琮都已经和那一圈人混熟了,搭着肩称兄道弟的,还不忘给他们拉票,让他们关注了噶曲扎和森央仲的视频账号。
“到时候喊我朋友们都给哥点上!”那个小伙笑嘻嘻地给了明琮一块士力架,他们带着以防之后体力不够来补充能量。
程荀和明琮并肩站在坡上给他们让路,彼此没有问名字也没有加好友,简单告别了。
“你是想落脚到学生......呃村民他们的生活吗?”明琮有些好奇。
程荀摇摇头,看着高个落在队伍最后的背影,他边走边在转着自己手腕上的珠子。
她慢慢地说:“我不想拍那种苦难叙事,他们有自己习惯的生活方式,只是我们总高高在上给他们作假设。我只想拍一个平淡的故事,艺姐不是说嘛,住在这里什么不都不干都觉得舒坦。”
“那我就拍一个什么都不干的舒坦的故事。”
人影已经远去,程荀再次仰头观察云的形状、颜色、走向。
而明琮偏过头直直的看着程荀,在这一刻,他突然很想抱住这个人。
怎么会有人,这么讨他喜欢。
云层散去,更明亮的光线将山坡笼罩,这条小道再次只剩下二人。
而明琮也按照心中所想去做了。
环抱住了程荀。
“我很喜欢这个故事,也会有更多人爱上噶曲扎。”
接下来的半天里,俩人就在各种小巷里穿梭,拍了小卖部门口那条懒洋洋的大黄狗,拍了坐在家门口借着太阳光缝补阵线的阿嬷,拍了在院子里跳皮筋的小女孩,拍了路边冒着热气的酥油茶摊,拍了寺庙里高大的转经筒,以及遥遥的山脉走行。
小女孩最开始看到镜头时,那张肤色偏黑的脸上立马透出了大块红晕,躲在门后头观望许久,程荀最后用明琮口袋里那块士力架交换来了一个跳皮筋的视频。
拍完后,小女孩觉得她们似乎熟络了些,看了她镜头里的视频很喜欢,羞涩地问程荀:“姐姐能给我拍几张照吗?”
程荀等她又给自己梳了个头、别上发夹,在路边树下拍了好几张,以及她和自己小狗的合照。
小女孩越到后面笑得越自然,尤其是一张她和怀里小狗对视的照片。
“要不要给你洗出来?”小女孩没有手机,没办法导出来发给她,程荀突然想起自己行李箱里的照片打印机,当时回宿舍时顺手拿上的,本以为自己有时间做做手账。
不过现下用也正好。
“谢谢姐姐!”小女孩一脸喜出望外,过一会又变成了犹豫和不好意思,“会不会很贵呀,那么多照片,洗一张就够了。”
程荀弯下腰和小孩对视,揉揉小孩和小狗的脑袋:“没事的,后天下午我拿来给你。”
她算着时间,应该那个时候已经下山了。
明琮靠着门,莫名很想拍下这个瞬间,拿出手机按拍摄时,程荀似是有所感应,正好回头看向镜头。
照片里,程荀穿着一条黑色长裙,搭配了一条针织民族风的披肩,长发因弯腰而落在胸前,和小女孩有着如出一辙的笑脸。
这会正是阳光大的时候,院子里的树将阳光过滤后,落在她俩身上就只剩点点光斑。
不用调滤镜就很温暖的一张照片。
程荀和女孩告别后,走来看这张合照,也不得不说明琮的构图很好看。
“聘请你为我的助理了,以后我俩搭档去干摄影工作室,就在各个景区,绝对赚。”
明琮笑着看这人手舞足蹈商业胡吹,就这样慢慢走到下一个场景。
没走多久就碰到阿嬷坐在家门口对着光穿针引线,程荀见她弄了许久没弄好,走上去问需不需要帮忙。
结果阿嬷听不懂汉语,以为她来借水喝,扶着凳子站起来就招呼二人进来喝水。
程荀讲着藏语和阿嬷大声说了好一会,她才明白程荀的意思,摆着手不好意思地笑了:“哎呀,年纪大了,看不清。”
其实拍到后面,程荀都没有怎么按照原先计划的场景拍,几乎是看到什么就拍什么。
这会也就顺势问了阿嬷,将阿嬷也录进去了。
阿嬷在镜头前总忍不住笑,最后一直说着话才能止住笑场。
她说起自己的两个小孩,小女儿在市里读书,大儿子在西城跑车;说大儿子的两个媳妇都去景点作向导,只有自己年纪大了走不动路,在家做做针线活。
看明琮程荀跟看自己小孩一样,阿嬷拍完还喊俩人进屋子坐会,拍着没信号的电视机给他们放电视。
屋子里还摆了一张家人合照,估计是很久以前了,看着都很年轻。她和丈夫坐在前面,后面站着四个小孩,两男两女。
程荀和明琮注意到那张照片,都很识趣没开口问。
明琮听不懂她们说话,就坐在一旁陪着喝红糖水。
掰成小块的红糖丢进热水里化了很久,还有些甜腻腻的,他之前不是很爱吃甜,这次却觉得还挺好喝。
电视里又是中央台,这会在放一部很久之前的电视剧。
不知怎么,明琮觉得自己可能是坐在窗边被太阳晒到眼睛,有点酸酸的。
最后一个镜头拍完,刚好到了午饭时间。
俩人从村子边缘慢慢溜达回学校,明琮边走边拍打着外套上蹭到的灰,这边土房子挨一下就是一身的灰土。
走过一条红色横幅,上面印着“青春热血戍守边疆,报效祖国无上荣光”。
明琮走过时回头看了好几下。
这边和他以往接触过的地方都不一样,窄窄的道路却容下了很宽广的世界。离科技现代社会很远,却离天空很近。
在这里,哪怕只是躺着晒太阳都觉得很幸福。
明琮觉得自己也能做点什么,至少让那条越过大山的路再平坦些。
他扭头和程荀说:“我好像想到我要做什么了,从噶曲扎开始,让更多人来到这里爱上这里,让数字将噶曲扎变得更好。”
明琮的眼睛很亮,他觉得,他知道他的墓志铭要写什么了。
这个开始,真的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