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1 / 2)

第六十三章

第六十三章

天气刚刚转凉时,苏妙便搬进了四时馆的东小院。

东面的朝向最好,秋冬时日头最旺,院后种了一片红枫,正对着书房的院前窗外则是栽了一棵极高的玉兰。

眼下已是晚秋,快进十月了,园子里的玉兰却重开了一次花,玉碗一般,映着院后鲜红一片的红枫,就更显得高洁漂亮。

张彩蝶此刻就在窗外,顶着秋日的薄阳,围着这颗玉兰转了一圈,大声笑道:“你大难一回不死,玉兰又偏在这样少见的时候开口,我看这好兆头就是应你的,是花神来特来贺你,你该快些裁几尺红绸,亲自爬上树去挂起来!”

窗内的苏妙看都没看她,只低着头嫌弃道:“那么高,你倒是替我挂上去。”

张彩蝶怪没意思的进来:“你这人,现在架子越发大了,日日都有殿下陪着,好容易得空能见一遭,就是这幅爱搭不理的模样。”

苏妙生气的瞪她一眼,还没来得及开口,一盘身姿丰腴的苏自芳便已笑呵呵的将话接了过去:“张姑娘别生气,殿下给布置了课业,你瞧瞧,都已经从一早愁到现在了。”

听着这话,苏妙面上愈发郁卒:“妈妈还这么说,要不是你,殿下哪里会生出这样的主意来?我还养着身子呢!”

沈瑢实在是被苏妙先前一月里,失魂落魄、哀大心死的模样吓得不轻。

虽说两人彻底坦诚之后,苏妙已经好了,但沈瑢却还是不太放心,特意去问过苏自芳,说妙娘是她养大的孩子,有什么法子,能彻底开解这心病,免得落下病根?

对着沈瑢,苏自芳倒也十分恭敬小心,没有一开始就妄下论断,而是先小心的打听了苏妙在这之前,在王府里的日常起居,每日接触的人物。

得知沈瑢去直隶办差之后,苏妙就一点正事儿都没有,整日只管与宫女下人们吃吃喝喝,最多隔个好几日才和嬷嬷们认认字写一封信之后——

这才恍然的一拍大腿,一口断定,这就是闲的!

按照苏妈妈质朴的的理论,只要是个人,骨头里就存着几分贱性,就是要干点活操点心才能活,闲得久了,反而会生出毛病来。

苏妙先前的日子就是太闲,都闲的把自个帮菩萨,拿个福官来救苦救难了,这时候一长,身子弱了,心也脆了,猛不防出了个事儿,可不就是受不住起来?

沈瑢对苏自芳的说法不置可否,只是抱着姑且听之的态度,决定先试一试。

只是虽然决定了试一试,要苏妙忙活什么,却又是个问题,总不能当真叫身子还弱着的苏妙下地干活,织布耕桑。

苏自芳当时,还试探的提了她在苏家楼的看家本事,婉转的说起苏妙蠢笨,其实有许多本事都学的十分勉强,从前只是因为楼子里姑娘多,没精力只看顾一个,加上妙娘模样又实在出挑,因此许多功课都只是大差不差便糊弄了过去。

正巧她也在这儿,若是吩咐,她自然会将从前缺下的功课一一补起来。

苏妙缺的会是什么功课?自然是还是瘦马卑怯讨好的那一套,说不得还有床笫之间,说不出口的本事。

苏自芳的话未说完,被听懂了言下之意的沈瑢冷冷一眼,便吓得赶紧跪在了地上,赶忙认错,再也不敢多提这个话头。

饶是这样,厨下也连着给厢房里送了十几日一点油盐不放的饭菜,吃的人脸都黄了!

只看苏自芳这风韵犹存的丰腴身形就知道她是颇重口舌之欲的,自打从花娘成了苏妈妈,她什么时候受过这样的苦?

偏偏这是京城皇子府,苏自芳能从被卖的贫家女走到这一步,自然油滑乖觉,知道是沈瑢有意教训,便硬当真一个字没吭吗,对着苏妙都从没提过一个字,咬牙吃下了这没滋没味的饭菜十几天,腰带都消减了一圈。

但苏自芳教训了,要教苏妙什么,却又是个问题。

沈瑢沉思半晌,想起先前令两位嬷嬷教苏妙写字回信的事,便有了主意。

他要让妙娘读书。

不是从前只为给他回信的读书习字,而是真真正正读书,读书明理,择善而从,修身立心,雅性志趣。

正巧沈瑢被圈在腹中,颇有空闲,便也没有再寻旁人,而是叫苏妙按着自个的心意布置好了小书房,在花团锦簇,五彩璀璨的书案前给苏妙正式开了课。

第一日教的,便是《正气歌》。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沈瑢长在懿华宫,自幼受荣妃教导,抛开私德恩怨不谈,他对荣妃却总是存着一分真心敬慕的,因着这缘故,他对女子也并无轻视鄙夷之心,也从来不像几个“赳赳丈夫”的兄弟般,觉着女子就学不懂圣贤之道。

在他看来,苏妙纯粹灵秀,原本该是幽兰明珠般的性子,就因着自幼被圈在那苏家楼里,所见所闻都是如苏自芳这般上不得台面的阴晦道理,才硬是毁了大半。

苏妙丢魂落魄,心存死志,包括从前那些倔头倔脑的偏狭念头,便因为自小的教养缺了这股浩然正气,他既要与妙娘终身相伴,便总要设法为她圆转回来。

正巧《正气歌》中也没什么生僻之字,内里又存着不少典故,除了浩然正气之外,也最适合给如苏妙这般一知半解的半大孩子开蒙,每日少学些,还不至于劳累。

最新小说: 师妹威武 尊主夫人要上天了 婚如骄阳 我都大乘期了,系统叫我莫欺少年穷? 大唐乐圣 取经?唐三藏连灵山都打下来了! 厚黑救世主 被动技能是永得第一[无限] 英年早婚 华山神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