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排好队,不要挤,人人都有份的!”
因为围过来的百姓越来越多,姜容卿便吩咐侍从督促所有人排好队,依次获粥。
队伍中的一个汉子,膀大腰圆,戾气横生,等排到他的时候,他一看碗里白到发光的粥,顿时怒气冲天,擡手就把那一碗热腾腾的粥直接打翻了。
里面的粥即将倾洒出来,眼看就要泼到姜容卿了,一旁的甘霖眼疾手快,挺身而出,把那粥碗“啪嗒”打出几尺远,护在姜容卿身前。
他向身后的姜容卿问道:“大娘子,您没事吧?”
还好,这滚烫的粥没碰到姜容卿,他也松了口气。
姜容卿缓过神来,摇摇头道:“甘霖,谢谢你,我没事。”
那把粥打翻的汉子丝毫没有因为粥差点烫到姜容卿而愧疚,他扯着脖子,瞪着眼睛,嚷道:“什么破粥,连一点荤腥都没见到,费了老子半天劲儿!”
姜容卿面色发白,遇到如此胡搅蛮缠的人,她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是好。
结果还没等她采取任何行动,群众里有人坐不住了。
有一位热心肠的老大哥,见前面有人如此尖酸刻薄,便仗义执言:“你这泼皮无赖,休要造次!你看看你那穷酸样,平日里可吃得起二两肉?人家无偿施粥,你还挑上了,若要吃肉,去隔壁酒肆去,来此地做甚?”
此人开了一个好头,他刚说完,队伍里就又有人接着他道:“这位兄弟,你刚刚打翻的粥现在还冒着热气呢,这位夫人可没有想过要糊弄咱们老百姓,给你一口吃的你不要,那就走,少骂骂咧咧,人家不欠你的!”
群众热情高涨,还有人大声道:“你这猢狲,睁开你的狗眼看看,这位可是咱们大裕的李相公夫人,人家本可以在府中养尊处优,现在却屈尊降贵的来给你一口粥喝,是你的荣幸!好在刚才的粥没有烫到夫人,要不然李相公若是知道了,非扒了你的皮不可!”
那个打翻了碗的汉子见脸上挂不住,便灰溜溜地逃了。
姜容卿知道刚才说话的这位大哥是好心人,是看不得她被找茬,可是这话也未免把她捧的太高了,她从不觉得自己“屈尊降贵”是一种对底层百姓的恩赐,因为她想施粥,便这样做了,决没有一丝一毫瞧不起底层老百姓的意思,更不是为了期望别人对她感恩戴德。
她接着这位路人解释道:“什么贵不贵的,咱们大家都是大裕的百姓,我来施粥,也是希望大家能过得更好,乡亲们不嫌弃我的一碗白粥,是我的荣幸才是!”
之前那位路人点出了姜容卿的身份,所以话匣子便收不住了,如今大家伙聚在一起,皆窃窃私语,谈话声此起彼伏。
“刚才那个人说啥?李相公夫人,真是夫人吗?”
“一品诰命夫人亲自过来施粥?不可能吧!不过……看她的装束,的确不像是一般妇人。”
此时,又有人为他们解惑,道:“我来作证,这位真的是李相公夫人,我曾经也在高门大院里头做事,有幸见过她一次,所以认得她,她便是李相公之妻,如假包换!”
此话一出,又起了一阵骚动。
姜容卿有些不知所措,她来施粥,并不是为了显摆自己的,一开始也没表明身份,可这些乡亲们实在太热情了,你一言我一语的,她受宠若惊。
群众的热情还未下去。
“我可是听说,这次大破胡人,李夫人功不可没,她不幸被那些胡人扣在城中,用来威胁李相公,可那些胡人却没料到夫人可不是一般女子,冰雪聪明,不惧野蛮,不仅在那些胡人的眼皮子底下夹缝生存,明哲保身,还与李相公里应外合,否则,大军怎能如此迅速就取胜?咱们中原百姓还不知何时能重回自己的故土呢!”
“就是就是,李夫人当真大义,咱们老百姓可都记着呢!”
“我之前逃离京城的时候,可多亏了李夫人把府中的马车让出来,我们一家老小才得以顺利离开京城,如此大恩大德,没齿难忘!”
“如今,李相公大败蛮夷,班师回朝,可又要推行新政了,现在我是放一百二十个心,若没有李相公,就没有今日的上京城,更没有今日的大裕!”
“我可是一直都相信李相公的,他出身寒门,能走到如今的地位不容易,他能在大裕群龙无首之际领兵出征,又知京城危难,二话不说率大军赶跑胡人,他肯定会记得咱们老百姓的!”
“说的没错,如今的大裕有李相公,有李夫人,何愁山河不稳,家国不定?咱们老百姓,日后可是有好日子过了!”
姜容卿听得热泪盈眶,犹记得,当初李执初为宰相之时,群众对他推行新政一事还颇有微词,当时她亦是有心无力,不知如何是好,可如今,她与李执在国家危难时刻,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用事实向百姓证明了,他们可以被信任。
因为这些百姓切身实际地尝过了战争的苦难,如今再不济,也比之前好过多了。
姜容卿郑重向百姓承诺道:“谢谢乡亲们愿意信任我,信任我郎君,我们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她的声音铿锵有力。
她与李执,今生愿携手,永护家国天下。
望这盛世,繁花锦盛,海晏河清。
(正文完)